台灣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台灣小說 >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> 第31章 你好,1984

第31章 你好,1984

-

在那位老人的帶領下,華夏迎來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年份。

這是爭論的一年。

這是擁抱世界的一年。

也是展示自我的一年。

同時,它也是埋下變革伏筆的一年。

1月初,老人前往鵬城。

這一年,三十三歲的王旦受到嶽父的指點,南下鵬城,創辦了一家公司,鵬城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掛牌。

幾年後,這家公司會更名為萬可。

同一年,三代忠烈的柳某人創建一家計算機發展公司。

還是這一年,張瑞民出任島城日用電器廠廠長,後來,這家公司改名為海爾。

在羊城,一個叫李菁瑋的男人從廣體拿到了一種運動飲料的授權。

健力寶,問世。

在鵬城,任職於鵬城南油集團的任正飛,單獨管理一個子公司,被騙200多萬。

其後,他開了一家‘電子’公司,專門賣程控交換機,幾年後,這家公司更名華威。

同年。

容聲冰箱,橫空出世。

TCL,誕生。

曹德望發覺汽車玻璃生意的商機。

李叔甫修鞋時,發現新商機,開啟創業之路。

同年。

改編自‘陳江河’小說的同名電影《八裡》上映。

因為這部電影,13歲的童星馬小晴,火遍大江南北。

《八裡》的主人公湘竹,不知騙了多少人的淚水,有記者親自跑到烏義縣,希望李傑提供原型人物的地址。

然後,記者順著李傑給的地址找到了就讀於杭城師範學院的秦湘竹。

秦湘竹是外國語係英語專業的學生,她還有一個對象,那個對象叫馬贇。

報道釋出後,秦湘竹一時間成了杭城師範學院的名人。

準確來說,她在全國都有名了,無數信件、彙款單猶如雪花片般,被一份份的寄到了杭城師範學院。

成了一個名人的男友,尚且年輕的馬贇,壓力山大。

冇辦法。

他是考了三次,才考上杭城師範,而且是以低於本科線5分的成績進來的。

最開始是專科。

後來,他被調劑到了外語係讀本科,再之後,他認識了秦湘竹。

這個姑娘長得並不出挑,但那種自帶的生命力,卻異常的吸引他。

然後,他開始了追求。

其實。

追求秦湘竹的人不少,她長得雖然不是那種特彆漂亮,但氣質卻非常出眾。

令人驚訝的是,她卻在一眾追求者中選擇了並不出挑的馬贇。

得知這事,李傑也挺意外。

冇想到,湘竹這丫頭,竟然找到了一個超級潛力股?

湘竹原名二丫,這個名字還是李傑幫她改的,因為這段淵源,兩人一直冇斷過書信。

據湘竹說,馬贇還吃過醋。

畢竟,李傑的年紀隻比他們大幾歲,勉強能算是同齡人,不過,後來湘竹跟他說了李傑的名字之後。

馬贇閉嘴了。

犯不上吃醋。

他高考時,看得最多的就是‘陳江河’編的講義、複習資料。

雖然冇見過麵,但真遇到,高低得叫一聲老師。

(

其實,屢敗屢戰之時,馬贇一度想要放棄,但一想到陳家村的高考傳說,他又堅持了下來。

彆人都能行!

他也能行!

臨近暑假,他們倆個還商量著來烏義縣,拜訪一下李傑。

當初,湘竹能夠繼續讀書,多虧了李傑。

如果湘竹冇有繼續讀書,也就冇有兩人的相遇,所以,兩人商量著買點東西,上門感謝一二。

……

烏義縣。

這一天,陳大光拎著一壺酒,一隻燒鴨,一隻燒雞,登門拜訪。

晚上吃飯的時候,他道明瞭來意。

“江河哥,我準備辭職了。”

“坐不住了?”

李傑笑著打量了他幾眼,這小子,能穩到現在,真有點出乎他的預料。

“嗯。”

陳大光撓了撓頭:“我那個大學同學,年初辭的職,現在已經掙了兩萬多。”

“整個人都擺了起來。”

“你的性子,確實不適合呆在體製內。”

李傑接過他倒的黃酒,而後輕輕抿了一口。

“做什麼想好了嗎?”

“想好了。”

陳大光一五一十地將計劃說了出來。

“我有一個同學之前在國外留學,前不久,我跟他取得聯絡,我們準備一起做生意。”

“我們國家的小商品,物美價廉,隻要能找到渠道,根本不愁賣。”

“先做批發,等有了資本再建廠。”

李傑意外道:“你怎麼想著做外貿?”

“嗐。”

陳大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我也冇想那麼多,就是覺得我們烏義縣的商品挺好的。”

“把國內的東西賣出去,順帶掙一點外彙。”

“有了錢,再從國外引進技術、設備,反哺本土的工業。”

“不錯。”

李傑給他倒了一杯酒:“這麼多年的書,冇白讀,對了,伱要是要做紡織的話,回頭可以去柯橋那邊看看。”

“前段時間我在省內開會,柯橋那邊想要效仿烏義縣這邊建一個輕紡市場。”

“規模可能冇有這麼大,但產業扶持政策一樣。”

“輕紡市場估計85、86年開業,那時候,你差不多也有建廠的資金了,到那邊建廠,優惠更多。”

“好勒。”

陳大光舉起酒杯:“江河哥,我敬你一杯,謝謝你,謝謝你這麼多年的教導。”

“如果冇有你的話,我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樣呢。”

李傑跟著舉起酒杯,喝完酒之後,他的語氣變得嚴肅了幾分。

“大光,商場難免爾虞我詐,你可以有手段,但要有底線,知道嗎?”

“我明白。”

陳大光鄭重地點了點頭。

“江河哥,我有分寸,那些不該碰的,我絕不會碰。”

“嗯。”

李傑隻是提了一句,冇有說太多。

過猶不及。

何況,陳大光又不是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夥子,經過幾年曆練,如何把握度,他自己該有分寸。

次日。

陳大光回了村裡一趟,跟他爹提了辭職的事。

雖然陳金土狠狠地罵了他一頓,但也隻是罵,冇有揍他,也冇有要死要活的阻止他。

政策確實變了。

或許,出去闖一闖也不是一件壞事。

最後。

他從大光那裡聽說一件事,江河對他辭職的事是支援的。

江河比他懂。

既然江河支援,那就讓孩子闖一闖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