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台灣小說 >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> 第三十四章 植苗鍬

第三十四章 植苗鍬

-

在場的眾人中,不僅隋誌超有此疑問,其他人也是十分好奇。

武延生為什麼要故意和覃雪梅打擂台?

難道他不怕惹覃雪梅生氣嗎?

其他人能想到這一點,武延生自然不會想不到。

其實,他根本就不擔心覃雪梅因此而生氣,因為他瞭解覃雪梅。

凡是跟工作相關的事,即便他持有不同意見,覃雪梅都不會因此而惱怒。

何況,他說的這些內容也不完全是憑空捏造的。

這三條,全都是客觀事實,他們之前冇有直接選定三號高地,也正是因為這三條缺點。

聽完武延生的發言,曲和不禁暗自點了點頭。

『能準確的領會自己的意圖。』

『小夥子,有前途。』

這些缺點確實是客觀存在的,早在兩年前選定宜林地時,場裡的專家就將三號高地的優缺點,以檔案的形式提交給了場部。

不過,世間豈有十全十美?

縱使三號高地有著不少缺點,不可否認,它仍舊是一眾宜林地中的最佳選項之一。

這一點同樣也是早已達成共識的。

另一邊,正如武延生所料,覃雪梅並冇有因為武延生的反對而心生不喜。

武延生說的缺點雖然都是事實,但是其他宜林地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類似的缺點。

如果將備選宜林地進行數據量化,三號高地的排名絕對能排進前三。

而且三號高地還有一個隱藏的優點,三號高地離新營地的距離足夠近!

參考塞罕壩的氣候條件,想要造林成功,難度明顯要比其他地區要高很多。

即便苗子移植成功,後續的工作依然有很多。

比如,每天或者隔兩天檢查一遍,如果苗子的生長遇到問題,必須要儘快想辦法進行補救。

再比如,在冬天來臨之前,必須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並且要覆蓋到每一顆苗子,這個工程量可不小。

再比如,到了夏天,以塞罕壩那可憐的降水量,時時澆灌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
雖然這些工作的強度並不高,但工作量卻是不少,因此,距離近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。

就在覃雪梅準備出言反駁之時,曲和卻率先表達了他的個人立場。

「武延生同誌和覃雪梅同誌的發言,都很好,言之有物,有理有據。」

「這說明大家事先經過了充分的論證。」

「要不這樣吧,過兩天場裡的技術人員就到壩上了,等人到齊了,大家在一起好好討論討論。」

「曲場長。」

就在這時,李傑開口了,他不能讓事態繼續惡化下去了。

選擇三號高地造林,可不是他瞎選的,是經過深思熟慮的,並且得到了後世專家的充分論證。

這件事可不能被曲和和武延生聯手破壞了。

其實,武延生和曲和是怎麼想的,他心裡非常清楚。

曲和是因為歷史原因而反對的,這個人雖然有點私心,但在大節上卻是無愧的。

所以,想要說服他,並不難,隻要能夠提供相應的解決辦法,即便他心裡有些許不喜,對方也不會明麵上否定的。

至於,武延生?

完全是出於私心,他是**裸的嫉妒,順帶還有一些些討好曲和的心思。

https://

「馮程?」

聽到這熟悉的聲音,曲和的腦海中不禁回想起之前的種種場景。

而這些場景,無一例外都是『馮程』和自己不對付的場景。

不過,有了覃雪梅之前的鋪墊,此時的曲和對於李傑的態度也有所改觀。

隨即,他強自按捺住心中厭惡,語氣平靜道。

「你有什麼要說的?」

「關於武延生同誌說的那些缺點,我有些內容需要補充。」

曲和抬了抬手,示意李傑繼續說。

「首先,關於砂石的問題,這是塞罕壩普遍存在的問題,不論是更靠近水源地的一號高地,還是地勢更加平台的五號高地,都存在著這一問題。」

「而且這個問題也不是冇有解決辦法。」

「嗯?」

此話一出,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李傑。

能解決?

怎麼解決?

就像李傑剛纔說的一樣,塞罕壩土質較硬是普遍存在的問題。

難不成你還能把土質變鬆軟不成?

武延生嗤笑一聲,當即反駁道:「馮程同誌,難道你有辦法改變地質條件?」

「當然不能。」

李傑先是搖了搖頭,而後伸手指了指腦袋,同時隱晦的給了武延生一個可惜的眼神。

示意腦子是個好東西,可惜你冇有。

「不過,地質條件雖然無法改變,但我們可以想辦法,藉助工具解決這一問題。」

「並且解決辦法就在論文之中!」

論文?

曲和疑惑的看了看眾人。

什麼論文?

「馮程同誌,你是說植苗鍬?」

覃雪梅眼前一亮,恰好想起論文中提到過的一種工具。

隻是論文中僅僅隻是提了一個名字而已,並冇有提到具體的樣式。

所以,她纔沒有及時想到這一點。

李傑笑著點了點頭,肯定道:「冇錯,就是植苗鍬,林業部下發的資料中提到過一種名為『克洛索夫植苗鍬』的工具。」

「毛子在人工造林時,便是藉助這種工具,極大的提高了種植效率。」

緊接著覃雪梅道出了心中的疑惑。

「可是,論文中並冇有提到製造方法。」

李傑笑著解釋道:「是,資料中確實冇寫,但裡麵有一句話,你可能冇有注意到。」

「上麵寫著『使用克洛索夫植苗鍬,農場工人隻需單腳輕踩即可直插土中』。」

「有了這句話,足以反推出植苗鍬的具體結構。」

「首先,植苗鍬構件的尾部肯定有一條超出本體的橫杆,因為隻有這樣才方便工人踩踏。」

「其次,植苗鍬的整體外觀應該是身窄頭尖的。」

「至於為什麼會是這種結構,相信不用我解釋,大家應該都懂。」

聽到這句話,稍微有點理科常識的大學生全都點了點頭。

當壓力一定時,受力麵積越小,壓力越大,這是物理學的常識問題。

「有了以上兩點推論,我們就能反推出植苗鍬的具體樣式了。」

言罷,在場的大學生們紛紛讚道。

「馮程,你太厲害了!」

「是啊,僅憑三言兩句就能找到解決辦法。」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